庞琦创作《朝元仙仗图》 西壁 普明童子
中国画的造型
中国画并不是一门刻求于“形似”的绘画艺术,更多的是通过绘画造型,对笔墨变化进行一种合理把握和运用,追求“天人合一”的艺术境界。
庞琦画《朝元仙仗图》东壁 慈念真元玉女 意临
在中国画中,线条是最主要的造型方法。中国画在造型和审美上,追求形象客观性的同时,更追求内在精神意蕴,创造性的想象是中国画的生命力所在,这是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的重要特征。
庞琦画《朝元仙仗图》东壁 守素玉女 意临
庞琦先生创作的《四帝朝元图》白描,采用全景式构图,运用生动多变的线条,极为丰富的笔法,所画人物衣带飘举、线条遒劲、天衣飞扬、满壁风动,蕴藏极广,画面显现出超群轶伦、浑厚博大的气派。
武宗元《朝元仙仗图》 守素玉女
南宋《八十七神仙卷》 东壁 守素玉女
永乐宫壁画《朝元图》玉女 侧面
从武宗元的《朝元仙仗图》原作和永乐宫《朝元图》的壁画,以及南宋《八十七神仙卷》中,都可以看到:古人很不擅长画人物的侧面,眼睛和鼻子之间的距离错位,感觉很不舒服。
庞琦画《朝元仙仗图》东壁 太阴玄和玉女 意临
为什么古人画不好侧脸呢?因为古人在观察人物的侧脸时方法不对,有误解。
按说,客观的看一个人的侧面,只能看到半只眼睛,但是从中国画的造型法则来说,就不够完美,在画家的心目中就应该是一只完整的眼睛。
武宗元《朝元仙仗图》东壁 太阴玄和玉女
中国在民国之前没有西画的素描训练造型,中国画讲究的是“意象造型”,有了这个意象,再就需要看画家各自的造型能力了。
所以,我们学习古人,首先要了解古人所处的时代和当时绘画发展的状况,不能一味地迷信古人,更不能抛弃古人,盲目自信。
南宋《八十七神仙卷》东壁 太阴玄和玉女
中国画的意象表现,不是对客体的具象再现,而是作者通过抒发艺术情感和思想感受,追求个人体验的心象表现。
庞琦画《朝元仙仗图》东壁 苍元洞阴玉女 意临
对于画家来说,这种意象表现无论是实临、意临、创作,画家不仅要有中国画笔墨功夫,还要有西画的写生经验,只有二者兼备,才能创作出有中国画元素的优秀人物画作品。
武宗元《朝元仙仗图》东壁 苍元洞阴玉女
从史料中记载,我们知道武宗元的笔墨功夫是非常好的。但是毕竟受时代限制,没有掌握西画素描的观察方法,所以人物的侧面形象不会处理。
古代其他的绘画也会有同样的问题,所以现代教学强调学习素描,对画好中国画至关重要,但是大量临摹古代经典是画好中国画的唯一途径。
南宋《八十七神仙卷》东壁 苍元洞阴玉女
庞琦先生在人物造型上,通过对客体的观察和体验,来表达主观的意念情感,借助客观物象,巧妙地运用素描观察和造型方法,才能再现人物的精神世界于具象和抽象之间,进一步发展了“意象造型”的优势,走出了未来中国画的必经之路。
武宗元《朝元仙仗图》东壁 虎碧万变金童
南宋《八十七神仙卷》东壁 虎碧万变金童
中国艺术院校的素描教学是基础训练,但是必须适度。学习中国画必须临摹大量的古代经典作品,只有中国画的笔墨功底深厚,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的优势,彰显中国画的独特和超前。
庞琦创作《朝元仙仗图》 西壁 慈念真元玉女
实际上通过画素描训练造型能力的画家还是有办法的,既要把人的形象画的美好,还要表现出神情气质以及性格特点。
庞琦创作《朝元仙仗图》 西壁 月音妙尊玉女
庞琦先生笔下的人物侧面,既纠正了古人造型的缺欠,又避免了今人用毛笔画素描、不伦不类的中国画弊病,从而突出中国画的元素。
所以,庞琦先生笔下的中国人物画,既有东方固有的古典美,又有世界性的现代美,并且充分展示出中国画的前卫。
以下图例是庞琦所画《四帝朝元图》卷中的金刚、护法、仙伯、甲卒等,形象各异,自有性格。这些得力于精湛的笔墨功力和现代的造型理念和方法。
庞琦创作《朝元仙仗图》西壁 卷首武士
庞琦创作《朝元仙杖图》西壁 天騶甲卒
这些人物造型生动自然,可以体现出庞琦先生平时对人物形象的观察、理解和写生经验,以及深厚的素描功底。
庞琦创作《朝元仙仗图》西壁 护法
庞琦创作《朝元仙杖图》西壁 天捷金刚
优秀的中国画不是简单的功夫所能达到的。文学、艺术、哲学、历史,以及中国画的诗、书、画、印等。
这样积累多了,学养有素,厚积薄发,在创作时不用现查资料、画模特,信手拈来,就可以画出生动适度的各种人物特点和精神世界。
庞琦创作《朝元仙杖图》西壁 至灵仙伯
庞琦创作《朝元仙杖图》西壁 降魔力士
庞琦创作《朝元仙杖图》西壁 虎威将军
庞琦创作《朝元仙杖图》西壁 金刚
绘画是由点、线、面等因素组成,其中线条在中国画中都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,离开了线条,基本上就失去了中国画的元素。
下一期我们接着谈“线条在中国画中的作用”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