庞琦先生在美国 2018
五、怎样用印?
印章从实用工具演变到篆刻艺术,不知倾注了多少艺术家的心血,才有了今天的艺术高度。
然而,现在的篆刻仍然具有它实用功能。虽然有人主张,篆刻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,但是它的价值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书画作品上。
庞琦篆刻 独立艺术欣赏品
自宋元以后,书画作品与篆刻艺术的联系日益密切。一件完整的书法或国画作品,如果没有盖印章,就不能被认定作品已完成。
印章不是拿起来随便一盖就完事,而是哪一种印盖在什么地方合适?盖大盖小?盖几方?朱文白文的位置摆放等,都很讲究。这里有许多学问,做好了,能看出书画家有艺术修养,弄错了彰显的是“没文化”。
1.名章运用
A、印款协调
当一件书画作品在落款之后,盖上名章,古代称之为“印信”,所谓签字盖章的法律效应。
标明作者身份是印章的主要功能,这是识别作品的产生和来源的主要依据和关键因素。在落款下面盖上章,就等于在这件作品划上了句号。
名章的大小最好与落款字的大小相称,不要太大,也不宜太小,等于一个字(图1)。
图1
如果印章有限,现有的印章稍大或稍小,也可以,但不能大小太悬殊,应以协调为准(图2-1、2)。
图2
如果落款字迹很小,印章却是款字的几倍,像老鼠拉木锨一样,很难看。比如:元代赵孟頫的画作用印比题款的字大得悬殊,非常不协调,原因是那个时代还没有这么讲究(图2-3)。
清代画家黎简的一幅山水画,款印超大,极不协调。清代很讲究书画用印,然而他非常不应该犯这样的毛病(图2-4)。
上述情况都是指落款与印章同在一条竖行里的情况。
图3
如果是在书法手卷或跋文落款后另起一行钤印,而不是在落款下面,则可以小字用大印。例如王铎、启功就有此举,有出奇制胜的效果。
再有,裱好的书画名题籤,用印可以与名籤大字仿佛即可,不必与小款相类。这需要看具体情况来随境处理(图3)。
庞琦先生手卷《四时读书乐》和《四帝朝元图》的后记,字迹秀美,自然流畅,行云流水,气韵灵动,这样的款印就更为讲究,既要突出一种“书卷气”,又要高雅、清秀、空灵、富有变化。
所以,印章大小搭配、远近适度、方圆相间、多少得当,与画作的风格一致,款与印之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(图4)。
通常人们还是习惯用大小适中的印,排列得体,这样才显得有法度、有文化、有教养、有见识、有品位,表现出绅士风度。
排列不得体的印痕,就像《水浒传》中的李逵那样,在酒桌上直接伸手抓炖鱼吃,如同没有进化好、不懂礼仪野人一般,没有美感可言。
图5
上面的前两张图片是唐寅、高奇峰作品款印,大小适度,符合用印规律,有一种舒适的感觉(图5-1、2)。
后三张图片是任伯年画作款印,不仅题款的书法写得漂亮,而且用印都很讲究。他的作品几乎没有不恰当的题款和用印,这一切便体现出他的审美理念和文化修养(图5-3、4、5)。
B、大小排列
图6
如果用两枚以上,头一枚要稍小,第二枚稍大,第三枚递增,即“宝塔式”排列(图6-1),不仅美观,而且感觉有分量。
印痕大小排列要遵循一个原则:印痕的顺序可以头轻脚重,不要头重脚轻的“漏斗式”的排列,给人感觉立足不稳(图6-4)。
C、轻重排列
如果两枚、三枚都是一般大小,就要看印痕的轻重,轻者在上,重者在下(图6-2)。还有避免两枚印章大小悬殊,这样的排列也很难看(图6-3)。
如果同样大的印痕两枚,在上面的第一枚漏白面积要多,第二枚漏白面积要少(图6-5),原则是排列要头轻脚重,不要头重脚轻(图6-6)。
D、内容排列
名章有的是姓、名、字、号,几枚印章的排列先后要按此顺序,虽然要遵循先名章、后字章,有一定的规律,但是还要兼顾朱文、白文的分量轻重,以及印章大小来妥善排列。
图7
第一幅是刘乃中先生的楷书作品,上面是“刘乃中”白文名章,分量较重,第二枚“汉宽”朱文字章,分量较轻且略小,由于加盖了一枚略大份量重的“刘乃中六十后作”白文印章,因而就无可挑剔了(图7-1)。
第二幅是刘老篆书作品,上面是“刘乃中六十后作”姓名年龄章,下面是分量更重略大的“乃中之玺”名章,虽然都是白文,而是上小下大,仍然很协调(图7-2)。
第三幅徐邦达先生的字,上面是朱文小印“尹孚”字章,下面是白文大印“徐邦达印”名章,两枚印章一小一大,轻重协调,就出现了先字章,后名章的情况,因重视大小排列,故相对合理(图7-3)。
第四幅是书法家成多禄款印两枚,上面是“多禄长寿”朱文名字长寿章,下面是“淡堪”白文字章,上轻下重,非常得体(图7-4)。
第五幅是画家吴光宇先生画作《盗灵芝》款印两枚,上面是“吴显曾印”白文字章,下面是“光宇长寿”朱文名字长寿章。
按先名后字、上轻下重的规律来看,正好相反,所以不仅视觉上感觉头重脚轻,而且容易忽略作者的常用名“吴光宇”,老先生是懂得的,或许是一时疏忽给弄颠倒了(图7-5)!
上面谈到用印的学问,说起来复杂,但是具体做起来也不复杂。从视觉上要求,应当是“上轻下重”、“上小下大”,这是一个总规律。
然而,有些书画家缺乏用印常识,当两枚或两枚以上的印章放在一起的时候,不知如何处理,出现种种错误。
所以,懂得用印的规律和原则,就一定要遵循“上重下轻”、“上小下大”的规律,那么,就会提升作品的文化品位。做到这些并不难,难的是认识不到。
E、风格选择
用印风格要与书画作品风格协调一致,精细的画风和精致的印章搭配,才能达到珠联璧合、天衣无缝,这些都源于精致的审美。
图8
第一幅《秋晴纨扇》小品,表现的是一位贵妇手执纨扇,在庭院中闲庭信步,好像在思考。其优雅的气质和清净环境,以及精细的笔调,描绘出作品深邃的意境,再配上精致的三枚小印的点缀,锦上添花,使作品的气韵更加生动自然。
第二幅《稚心一处》小品,在画法上,人物为工笔重彩、芭蕉用白描淡彩,既艳丽又淡雅。
画面以一只陀螺为中心,吸引着几个儿童,充满生活情趣,天真活泼、无忧无虑。清秀洒脱的行书,加盖一枚长方竖形小印,凸显画面幸福和快乐。此作构图、布局、题字、钤印,犹如一支优雅的抒情小曲,沁人心田。
图9
款印风格的选择多种多样,一般情况下,风格豪放的作品选用风格粗犷的印章,如齐白石为《八十七神仙卷》题写的引首(图9-1);
风格工细的作品选用风格工整精细的印章,如金意庵老先生的书法作品(图9-2)。
图10
风格精细的印章适合各种风格,但是粗犷的印章只能用在风格豪放的作品上。比如:张大千的画作多是大写意,尽管画的是泼彩山水,但是也用工细的图章,感觉也很协调和有文化品位(图9-3、10-1)。
如果是风格工细的作品,选用风格粗犷的印章,就会很难看,极为拧巴,破坏画作的风格,如虞美人花卉(图10-2)。
所以,题款和作品的风格与印章的使用联系紧密,十分重要。款印处理得当,会给作品增光添彩;如果印章使用不当,不仅破坏了画面的艺术效果,还会降低画作和作者的品位,不得不慎重啊!
(待续)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