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庞琦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庞琦水墨作品《怀素书蕉》手卷

2014-12-01 13:49:07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刘新莉
A-A+

  怀素是谁?

  怀素是唐代最著名的草书大家,幼年好佛,出家为僧。因为年少贫穷,没有纸张练习书法,曾在20岁之前种植芭蕉万余棵,用芭蕉宽大的叶子刻苦练习书法,终日不辍,磨损之笔埋成“笔冢”。20岁时已小有名气,所以不再书蕉,此后求书者络绎不绝。当时,怀素并不满足于现状,22岁离乡远行,前往京城继续深造,最后功成名就,流芳千古。

  为何以《怀素书蕉》的题材创作手卷?

  庞琦之所以画此手卷,是因为他深深地被怀素勤苦好学的精神所感动。古人云:“业精于勤而荒于嬉,行成于思而毁于随。”意思是说,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,但它却荒废在嬉笑玩耍中;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,但它却能毁灭于随大流之中。古往今来,有很多历史典故说明了这个道理。唯辛勤耕耘,谦恭求教,精诚领悟,厚积薄发,方可成就。

  《怀素书蕉》手卷的寓意何在?

  庞琦以怀素这一史实为依托,根据生活现实中所见所闻,通过大胆想象,创作此长卷。借画明理,劝谕学龄儿童和上进学子能继承怀素精神,刻苦专一,明确人生方向和目标,孜孜不倦,从而建功立业。同时画家借助绘画,考证怀素当年练习书法的年龄、环境、身份和学习方法,如同精彩电影一样,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
  庞琦水墨手卷《怀素书蕉》赏析

  此卷长宽比超过二十比一,可谓洋洋大观的长卷。然而所画的只是一座山,整体均衡,却又变化无穷,构思新颖巧妙,无与伦比。这里不仅记录了怀素22年的生活环境和情景,而且把怀素成长的过程,交往的状况,为了学习书法,不影响其他僧人修行,离开寺庙,独居茅棚等种种细微事实准确地考证出来。

  在笔墨技法上,画家既能继承传统,又能结合科学绘画,极富现代感。所谓科学绘画,具备三个特点:第一,此卷既能充分运用中国画的“散点透视”法,又能在每一段落中彰显“焦点透视”的特点。第二,此卷所画山形地貌是大的团块,突出山体的整体感和分量感,更有西方油画的宏观意识。第三,作者运用水墨的浓淡干湿,表现出山脉丛林的远近虚实,具有西方绘画的层次感和立体感。这幅手卷不仅充分发挥中国画书法用笔的优势,而且留白与实处变化自然,随顺需要有增有减,真实地表现出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。我国古代画论云:“疏可走马,密不透风。”用这句话来形容此卷是很贴切的。

  在布局上,画家以强化整体感、分量感、光感、质感,体现一种和谐完整的审美感受,烘托一种庄严肃穆、优雅恬静的气氛。生动活泼的人物,波澜起伏的山脉,繁茂多变的树木,浩瀚无垠的潇湘。其宏伟气势犹如一支大型交响乐,悠扬婉转,悲壮雄伟,起伏跌宕,动人心弦。

  庞琦此卷独具创造性,从引首到主体,从布局到气韵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,将中国手卷绘画推向一个高峰,不失为当代手卷精品。

水墨手卷《怀素书蕉》

  作者:庞琦

  画面尺寸:467cm×22.5cm

  裱后尺寸:956cm×29cm

  材质类别:纸本水墨手卷

  创作年代:2014年

  引首题字:蕉林书狂(书体方篆)

  手卷后记:

  怀素家长沙,幼而事佛,经禅之暇,颇喜笔翰。缘刻苦习字,故离僧团独居。因贫无纸,以漆盘漆板代纸勤学精研,盘板写穿,随之便种芭蕉万余株,所居茅棚,自命名为“绿天庵”。其以蕉叶代纸练字,终日不辍,磨损之笔埋成“笔冢”。弱冠有二,方已成就。

  然怀素遗憾其未能远覩前人之奇迹,所见甚浅。遂担笈杖锡,西游上国,谒见当代名公。忘我追求草书之最高境界,已由来已久;自长江至五岭之间,名声大着,终成草书大家。

  余写手卷,皆由怀素勤苦精神所感动。从怀素种蕉习字,勤奋刻苦,远行参学,不懈攀登。故明其理:唯辛勤耕耘,谦恭求教,精诚领悟,厚积薄发,方可成就。付出为得,巧取为失,现前当来,均无例外。

甲午夏日庞琦局洛杉矶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庞琦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