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长在土地的芭蕉叶 水滴流淌
在百度百科上关于“怀素书蕉”有这样一段记载:“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,老芭蕉叶剥光了,小叶又舍不得摘,于是想了个办法,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,对着鲜叶书写,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;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,他还是在所不顾,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。他写完一处,再写另一处,从未间断”。
我不知道这段话的编导者有何根据。因为芭蕉叶与荷叶的叶面都有一种特殊的功能,就是都不沾水。即使能沾少许水,也会滚成水珠。
如果用水性的墨汁书写,叶子表面不沾墨,根本写不成字。那么怀素用它来练习写字之说如何成立?
用新鲜蕉叶直接书写 墨迹成水珠 写不成字
庞琦先生曾经用新摘下来的芭蕉叶做过实验,这里截录像中的几段图片,这些图片是解释此说最好的诠释。
庞琦先生把新鲜的芭蕉叶,裁成几段。取了一段用毛笔蘸好墨汁开始书写,结果就像在蜡纸上写毛笔字一样,不沾墨,存留的墨迹也变成了墨珠,完全看不清楚书写的字迹。
庞琦先生蘸香灰做实验
庞琦先生想:怀素当年是怎样用芭蕉叶练字的?
试想:怀素,什么东西能够将抗水的芭蕉叶面改变状态、能够顺利地书写呢?而且最方便、还不用花钱?
聪明的怀素绝不会善罢甘休,当时他生活在寺庙里,大殿上的香炉里面有很多香灰,他想:“何不试试呢”?于是他向寺庙僧人说明意图,僧人很支持,于是给了他很多香灰。
用毛笔掸香灰
怀素取来一些香灰,撒在芭蕉叶上涂匀,然后再掸去浮灰,这样,芭蕉叶表面残留下极细的灰粉,再书写,奇迹真的出现了!就这样,怀素试验成功了!
虽然没有史料记载,但是庞琦先生根据多年经验推断出来的,为此,又进行演示加以验证;首先取一支干毛笔,蘸上香灰,在芭蕉叶上扫来扫去,经过处理之后,拿起蘸墨的毛笔开始书写,效果极佳。可见,当年聪明的怀素就是这样练就了书写的童子功。
掸香灰后 书写效果
庞琦先生在处理好的芭蕉叶面书写的感觉很好。不仅沾墨,而且很滋润,不像生宣吸墨过快,也不像熟宣那么干涩,并且锋芒毕现。此法书蕉,别有一番妙趣。
竖起芭蕉叶 细观书法
这是庞琦先生将芭蕉叶竖起来之后,“蕉叶”二字的艺术效果真是出人意料。
可以想象,怀素当年采取这种方法处理蕉叶后,不仅解决了纸张的问题,而且这一发明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兴趣和快乐,并且在天然的蕉叶上练习草书是何等的惬意。
当年,怀素练字不是大字狂草,而是把字写得很小。古人的风气写草书体也很规矩,并不草率,比今人讲法度,从传世的怀素墨迹来看便证明了这一点。
芭蕉叶子上叶脉的宽度,如同纸上画的乌丝栏,又似在扇面上写字,省事又方便。
用处理好的蕉叶书写 随心所欲
在这样处理后的蕉叶上书写行草,挥洒自如,充分发挥笔墨的优势,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,想怎么写就怎么写,随心所欲,运笔自如。
如果在正生长在野外的芭蕉叶上书写,一是书写姿势不自由;二是芭蕉叶上不沾墨;三是骄阳之下,芭蕉叶面的边缘会卷起,变得不平整;四是砚台里研磨好的墨汁很快就干涸了,更何况研墨很费时间。
基于上述种种情况,直接在生长的芭蕉叶面上写毛笔字的做法,看来只能说是一种想象罢了。
还另有一说:怀素可能是把芭蕉叶晾干、压平再写。经过试验,蕉叶晾干之后,四边翘起,不可能压平。
万株芭蕉晾干压平,时间、劳力……谈何容易。再者,蕉叶干后,脉络暴突,叶面细条纹理如同砂纸,无法书写,尤其对毛笔造成的严重磨损,无法承受。
鲜叶掸灰书写省时省力,叶面光滑不损笔,字迹效果又好,何必舍巧求拙呢?
晾干后的芭蕉叶
庞琦先生欣赏蕉叶上的书法
兴奋不已的怀素感到:这一试验的成功,解决了大量用纸问题。更坚定了怀素练字的决心。怀素后来种植了大量芭蕉,用量很大,香灰供不应求,怎么办?
怀素每天烧饭用柴草,再把这草木灰碾成细粉来用,与香灰效果一样。实际上香灰就是草木灰。这种灰粉轻软不磨损笔毛,写完字以后很容易清除。
庞琦原创《怀素书蕉》手卷局部 住进茅棚
大殿后面,有一些芭蕉树,年年新芽渐多,而且长势极好。怀素喜出望外,如获至宝,于是开始了分株繁殖。怀素种芭蕉从寮房到荒地,每天跑来跑去,既消耗体力,又浪费时间。怎么办呢?
他就在荒地中心地带搭了一个茅棚,这样既节省了时间,又很清静,还不会影响其他僧人修行,一举多得。
庞琦原创《怀素书蕉》手卷局部 大殿后面
后来,怀素陆续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。为他习字创造了有力条件。
庞琦原创《怀素书蕉》手卷 局部 试验成功
古往今来,有很多历史典故说明了“业精于勤”这个道理。唯有辛勤耕耘,谦恭求教,精诚领悟,厚积薄发,方可成就。怀素是其中的典范。
庞琦先生以怀素这一史实为依托,根据生活现实中所见所闻,通过大胆想象,创作这幅长卷。
庞琦原创《怀素书蕉》手卷局部 繁茂蕉林
这幅手卷,借画明理,劝谕学龄儿童和上进学子能继承怀素精神,刻苦专一,明确人生方向和目标,孜孜不倦,从而建功立业。
同时作者借助绘画,考证怀素当年练习书法的年龄、环境、身份和学习方法,如同精彩电视剧一样,一幕一幕,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。
然而,许多表现“怀素书蕉”题材的画作中多有误解,为什么呢?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